2005年9月29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偷存“私房钱”有违《婚姻法》
阿萍

  “私房钱”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,因为它具有绝对隐私的一面。“私房钱”原指已婚女子从娘家陪嫁到夫家的财物,俗称“压箱底”。但是由于现代家庭多为妻子掌管经济,因此留“私房钱”的反而多为丈夫。在宁波某外企工作的石先生坦白地告诉笔者,自己结婚近四年,“私房钱”的数量已达到5位数。而且身边的同性朋友大多多有“私房钱”,区别只在钱的数量上。他们存钱大多为了在应酬朋友或参加社交活动时不至于太寒酸,在“娘家”人有困难时不至于太为难。当然也不排除有小部分人是为了“婚外恋”或“找小姐”等开支才存“私房钱”的,但通常这样做往往会得不偿失,有的甚至夫妻反目引发离婚官司。
 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存“私房钱”,《婚姻法》修改后,有专家对富有“中国特色”的“私房钱”的合法性提出质疑。因为根据《婚姻法》第十七条规定:“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,夫妻对其有平等的处理权。”这里所指的共同财产包括:工资奖金、生产经营的收益、知识产权的收益、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和其他应该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等。也就是说,夫妻间一切合法、正当的收入,双方都平等、共同地拥有对它们的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和处分的权利。如果一方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存“私房钱”,等于单方行使了处分权,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违法的。
  有关人士指出,杜绝“私房钱”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夫妻间的沟通和理解。现今社会每个人都难免有急需应酬的事或推辞不掉的个人社交活动,夫妻间如果能够达成共识商量着办,也就不需要偷偷摸摸地去存“私房钱”了。